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政治类 >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 学习指南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本书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全书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初到现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一段七十年的曲折历史,包括新文化运动时期、内战时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初期等时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七十年的战斗历程。

七十年来,为着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中国人民进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并且始终站在斗争的的最前列。

七十年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为了在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贫究而落后的国家里,夺取革命的胜利,建设一个新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创造过使举世为之震惊的人间奇迹,也面对过许多棘手的难题,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不管什么困难和挫折,都阻挡不了它的前进,而只是使它锻炼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取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胜利,正在满怀信心地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核心力量。

回顾七十年的历史,使我们更加确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检验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七十年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丰富的经验教训,是先驱者们在缺乏先例的艰难条件下经过探索追求所得到的,是无数先烈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为纪念党的成立七十周年而撰写的。在这部约近四十八万字的书中,我们试图对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年中所走过的历史道路和所取得的经验作一个完整的叙述。

 

◇ 作者简介 

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祖籍安徽歙县,籍贯是浙江钱塘,出生于江苏苏州。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2年,胡出任中共党史研究室主任,负责研究中共党史,并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5年,胡接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88年起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8年胡绳卸去社科院院长一职,2000年在北京去世。

人物简介

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祖籍安徽歙县,籍贯是浙江钱塘,出生于江苏苏州。

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4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37年后,历任武汉《全民周刊》等刊物编辑,《鄂北日报》社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在香港任《大众生活》编辑。

1942年后,在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

1946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

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

1955年至1966年,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

1975年后,先在国务院研究室及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工作,后任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0年11月5日8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

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童稚集》、《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理性与自由》、《历史和现实》、《枣下论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出版有《胡绳文集》、《胡绳全书》。

主要经历

1918生于江苏苏州。北京大学肄业,笔名浦韧。

1935年9月参加工作。

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1937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参加上海世界语者协会工作,并为《读书生活》《生活知识》《新知识》《自修大学》等刊物撰稿,参加《新知识》的编辑工作。

1937─1941年初在武汉、襄樊、重庆从事文化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武汉《全民周刊》《全民抗战》《救中国》等刊物编辑,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鄂北日报》主编,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1941任香港《大众生活》编委。

1942—1946年在重庆任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

1946—1948年任上海工委候补委员、文委委员,上海、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

1949—1955年任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办公厅主任,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秘书长,中央党校一部主任。

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副总编辑。

1975—1982年先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及《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工作,后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起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1985-1992年2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85年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委。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委。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还曾任中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第二届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欧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95年8月任全国政协“展望二十一世纪论坛”组委会副主席。

1997年捐献文集的全部稿酬,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基金”。

胡绳是中共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2000年11月5日8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

生平详述

胡绳同志1918年1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31年,他升入高中时发生九一八事变。深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从此,他开始接触马列著作和中共地下党的出版物。

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5年9月在上海参加革命,从事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他一面自学一面写作,为《读书生活》等刊物撰稿,参加《新学识》的编辑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武汉,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武汉、襄樊、重庆等地参与党的文化领导机构和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全民抗战》等刊物编辑、襄樊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鄂北日报》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他到香港,任《大众生活》编委。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返回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社编委。

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上海和香港为党工作,先后任中共上海工委候补委员、文委委员,上海、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经常为上海的《民主》、《文萃》以及香港的《理论与现实丛刊》等刊物撰稿。

1948年10月,他离开香港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解放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

1949年9月,他作为社会科学界代表团成员,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创建新中国的筹备工作。

在革命战争年代,胡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报刊和其他进步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还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有的是结合中国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通俗读物;有的是宣传党的理论和政治主张,批判错误思潮的思想政治评论;有的是用新观点新方法论述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和中国近代历史的学术著作。1948年出版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是深入揭示鸦片战争后八十多年间中国政治的学术力作。这些作品曾多次再版,有的还有多种外文译本,在海内外特别是在思想文化界和知识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战时国民党统治区的险恶环境中,不畏国民党的反动政治高压,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冲锋陷阵,表现出了一个党所培养的年轻文化战士在政治上理论上的党性和锐气。从17岁到30岁的十多年间,他发表的文章和著作多达一百多万字。这些文字,连同他在党领导下开展的文化界多方面的统一战线工作,使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科学界就享有盛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绳同志先后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人民出版社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学习》杂志社主编、中共中央马列学院第一部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央马列主义学院副院长。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他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负责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参加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如1954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等)的起草,参加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召集的关于重要学术理论问题的讨论,为研究、阐释和普及毛泽东思想,向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五十年代初期,他撰写的《中国近代史提纲》(1840—1919)和发表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对后来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有特色的体系。

“文化大革命”中,胡绳同志遭受迫害,下放干校劳动。

1973年后逐步恢复工作。

1975年被任命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之一,参加毛泽东著作的整理和主管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恢复工作,为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全面整顿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此期间,他还着手写作《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于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七十多万字的著作,系统地论述了鸦片战争后八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各个阶级的发展变化,成为推动近代史研究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著作。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胡绳同志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先后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起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1994年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1985年至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他还担任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期间,他继续参与或负责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包括参加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修订新宪法,主持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讨活动,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和与台湾学者的交流等。他为总结历史经验,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宣传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绳同志在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时,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的中共党史简明读本,并有英文译本在国外发行。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也是由他主持撰写的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党史著作。

胡绳同志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设立学部后,历任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常务委员。他十分重视我国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强调社会科学为适应时代需要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他坚持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尊重科学,爱护人才,努力为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1990年,欧洲科学、艺术与文学科学院授予他院士称号。

在八、九十年代,胡绳同志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著。1987年,他撰写了《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文,深入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991年,他在日本亚细亚大学的演讲《论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在国内外受到普遍的称赞。1994年6月,他发表题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文,同年底发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演讲,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学说在中国条件下的巨大发展。胡绳同志晚年对于邓小平理论的阐述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胡绳全书》,汇集了他从1935年以来六十多年间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中地反映了他一生研究和写作的丰硕成果。胡绳同志的旧体诗集《胡绳诗存》,也曾多次增订再版。

1988年和1993年,胡绳同志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共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党组成员。他参与领导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修订工作,推动了人民政协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他积极参与全国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领导工作,十分重视政协的建言立论,善于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为促进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贡献。

胡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胡绳同志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光辉的一生。他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始终奋斗不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坚定执着,积极进取,毫不懈怠。他少年早慧,崭露才华,又能不断刻苦自励,辛勤劳作,终于锻炼成为学识渊博、成就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和革命家,在宣传和阐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进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的事业。

胡绳同志一生的研究和写作,总是注重与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相结合,因而能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他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但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有所创新。他的作品以言之有物、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而著称。

胡绳同志心胸豁达,温和宽厚,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廉洁奉公,生活简朴。1996年他将自己的大批藏书捐赠给湖北省襄樊市图书馆。1997年他捐赠出多年积蓄的文集的全部稿酬,创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励基金”,奖励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成果。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在历史、哲学、文化思想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和论文集《理性与自由》《枣下论丛》,编著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

 

特别说明:本作者内容简介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资料,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